【信息时间:2023-08-11 11:00:00 信息来源:党政办】
苏州高新区于1990年启动开发建设,1992年获批首批国家高新区,2002年与虎丘区合并,实行“两块牌子、一套班子”的管理模式。区域面积333平方公里,其中太湖水域110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84万人(服务人口超100万人)。2022年,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66亿元、增速3%,列全市第一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亿元、同口径实现正增长,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地区,区域发展保持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。2023年上半年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9亿元、增长5.7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.5亿元、增长22.2%。
区位优越交通便捷。东依2500年历史的苏州古城,西临烟波浩渺的万顷太湖,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,是苏州城市“一体两翼”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翼。优越的地理位置带来了便捷的交通网络,区域内公路铁路四通八达,两个小时可以到达长三角三个核心城市、四个重要港口以及五个国际机场,距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仅20公里,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90公里。目前正积极推动轨道交通从苏州新区站延伸至硕放国际机场,规划建设太湖隧道,与无锡市区相连相通,加快建设苏州西部新中心。
创新发展全面推进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加快创新资源集聚,先后引入中科院医工所、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、国知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等院所平台112家,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东区建成投用,成立新型学院4个、研究院9个,实现本科生研究生招生,首批师生顺利入驻,规划近期1.2万、远期2万人。太湖光子中心加快建设,“3+2”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,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二期、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四期等重点平台建设加快推进,获批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、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,太湖科学城品牌全面打响。全区累计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376家、瞪羚企业335家、独角兽(培育)企业44家、上市企业31家(其中科创板10家),获评市级创新联合体6家,拥有高层次人才5.1万人,其中各级各类领军人才2500多人次,建成创新创业载体超500万平方米,获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试点、国家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首批试点园区。
产业结构优化提升。招商引资提质增效,成立区产业招商中心、科技招商中心和医疗器械等五个产业公司,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招商和服务水平,2020年以来全区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3.9%,内资注册资金增长62.7%,企业主体年均增长15.4%,累计拥有外资企业1924家,其中日资企业达721家,各类总部和功能性机构80家,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项目62个,获批全国唯一中日绿色产业创新合作示范区。瞄准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一流产业创新集群,持续发展壮大“2+5”现代产业体系,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达1560亿元和1220亿元,光子、医疗器械、集成电路、软件和信息技术、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幅超30%,工业母机和移动云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,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0%,获批国家首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。
城市建设不断完善。将高新区全域优化为狮山商务创新、浒墅关先进制造、太湖科学城三大功能片区,实现全区“功能片区+镇(街道)”运行体制全覆盖,狮山片区打造产业、创新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示范,浒墅关片区打造高端智能制造示范区、产城融合发展新高地,太湖科学城片区打造“科技要素集聚、充满创新活力、生态人文优越”的一流科学城。全区拥有56座秀美山体、28公里太湖岸线和28公里运河岸线,教育、医疗、文体水平全市领先,苏绣、苏州博物馆西馆、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文化品牌驰名中外,被人们称为“真山真水园中城、科技人文新天堂”。